首页 资讯 正文

黄冈“小新码”火了,这波操作让外卖小哥直呼暖心

体育正文 116 0

黄冈“小新码”火了,这波操作让外卖小哥直呼暖心

黄冈“小新码”火了,这波操作让外卖小哥直呼暖心

6月6日,在(zài)黄冈市黄州区西湖安居小区(xiǎoqū)门口,美团外卖骑手王款扫描“小新码”后,骑车进入小区。 “有了‘小新码’,送餐方便多(duō)了,节省不少时间。”他笑着说。 外卖骑手最(zuì)怕超时。小区这“最后100米”往往是(shì)最耽误时间的(de)“肠梗阻”:有的不让车进,有的登记繁琐,有的小区内部道路像迷宫…… 在小区保安看来,外卖骑手最让人(zuìràngrén)头疼:严格管理,送餐(sòngcān)可能超时,显得不近人情;不严管,自己可能因失职被罚款甚至下岗。 这(zhè)“最后100米”时常导致外卖骑手与小区保安发生矛盾争执甚至激烈(jīliè)冲突。 在黄冈,这一难题通过一张二维码轻松(qīngsōng)化解。 黄州区内,外卖小哥(xiǎogē)通过扫描“小新码”进入小区。(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曹雯(cáowén) 摄) 2024年11月,该市依托“i黄冈”平台,面向外卖员、快递员、家政服务员等新就业(jiùyè)群体开发“小新码(xiǎoxīnmǎ)”,在黄州区、黄梅县共86个小区试点(shìdiǎn)运行,实现扫码即可进入,还具备楼栋单元导航、一键报事和求助等功能(gōngnéng)。 截至目前,共有7000余人次扫码,有效处理报事(bàoshì)事项40余件。 畅通外卖送餐“最后100米(mǐ)” 4月20日,在黄梅县誉天下·御府停车场入口,外卖员(yuán)尤东扫描“小新码”后,拎着热气腾腾的餐食跨进(kuàjìn)电梯,悠闲地哼起小曲儿。 去年夏天,他还像只“无头苍蝇”。近40℃的高温下,尤东不得不把车扔在小区门口,抱着(zhe)六七份餐食在各楼栋间全速奔跑。送完餐,汗湿的衣服能(néng)拧出水来(lái)。 送外卖一旦超时(chāoshí),外卖小哥面临差评、罚款甚至(shènzhì)淘汰风险。电动车进不了小区,只能靠两条腿拼命跑,酷暑(kùshǔ)时节不少外卖小哥因此中暑。还有的(de)外卖小哥为抢时间,时常超速、闯红灯、逆行,不仅扰乱交通秩序,甚至酿成交通事故。 “以前(yǐqián)人和车都要手工(shǒugōng)登记,耽误不少时间。现在扫一下码,车可以直接骑到电梯边,快多了!”说起送餐新变化,尤东感触很深。 “全县目前共有140名(míng)外卖小哥,有了(le)‘小新码’后,大家在用餐高峰期至少可多送10%的订单,客户满意度、复购率都有所提升。”美团(měituán)外卖黄梅县站点主管王灿表示。 “小新码(xiǎoxīnmǎ)”同样很受小区物业欢迎。 “他们方便省时,我们也乐得轻松。”在黄冈联投小区国际城,客服主管谭兰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展示了两本台账:一本是手写登记册(dēngjìcè),潦草的字迹填满骑手(qíshǒu)姓名(xìngmíng)、电话、进出时间;另一本则是电子台账系统,扫码后自动生成的归类(guīlèi)骑手数据。 黄冈向荣物业服务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姚春芳有着同样看法:“有了这个二维码,我们和外卖小哥的(de)矛盾纠纷大为减少(jiǎnshǎo)。” 让街头骑手感受(gǎnshòu)到一座城市暖意 “一天忙到晚、两头来回跑、三餐不规律”,是外卖和(hé)快递小(xiǎo)哥们的常态。 作为城市新就业群体的(de)一部分,他们普遍期盼在获得合理收入(hélǐshōurù)的基础上,拥有充分的社会保障和职业尊重,并能(néng)有效融入社会。然而,他们的诉求往往难以“被重视”。 在(zài)破解“进门难”后,黄冈市委社会工作部整合链接各类资源,按照“就近就便”“小而精(xiǎoérjīng)”的原则,为就业青年群体提供消暑乘凉(chéngliáng)、休息充电、阅读学习等暖“新”服务。 4月14日下午3点,黄梅县外卖小哥胡阳平(yángpíng)来到站点附近的户外驿站(yìzhàn)——正街鑫城户外劳动者之家。“趁现在订单少,来歇歇脚、充充电(chōngdiàn)。” 这里,桌上摆满了各类水杯,冰箱内是小哥们自带的(de)饭菜、酱菜。身着(shēnzhe)红、黄、蓝等(děng)各色工装的快递员和外卖员围在桌前,聊天、吃饭、刷手机…… 这样的“能量补给站”,都(dōu)可以通过“小新码”就近寻找。 在黄州区西湖安居小区(xiǎoqū)送完餐后,王款通过(tōngguò)扫码导航,到了附近的安居社区(shèqū)“爱心驿站”。“可以歇脚,还有热水、微波炉、急救药,真是太方便了!” 即使是新入行(rùháng)的骑手,不熟悉环境,也可以通过扫码获取(huòqǔ)小区平面图,楼栋单元号、卫生间、充电处等一目了然,再也不会像“无头(wútóu)苍蝇”乱闯乱撞。 可喜变化还在悄然上演(shàngyǎn)。 4月18日,黄州区“骑手友好(yǒuhǎo)小区”“友好商家”“友好食堂”相继授牌,暖“新”服务持续拓展(tuòzhǎn),小哥们将享受越来越多的出行(chūxíng)、就餐、取餐等便利。 引导(yǐndǎo)骑手小哥化身城市“流动哨兵” 有了这张小小的二维码,黄冈的骑手小哥们成功解锁“双重身份”——他们(tāmen)既组成城市运转(yùnzhuàn)的“毛细血管”,也担当(dāndāng)社会基层治理的“流动哨兵”。 去年12月的一天夜里,外卖(wàimài)骑手阿剑在环城东路一家外卖店取餐时(cānshí),发现店内卫生条件差,食物随意堆放在地上。他立刻(lìkè)拍照,通过“小新码”一键报事平台上传。 第二天,他收到(shōudào)当地市场监管局的受理答复。没过几天,他再次送餐经过时,发现那家外卖店已开始停业整改。“每天穿行大街小巷,容易发现一些问题,我很高兴能够为家乡(jiāxiāng)城市治理出一份力。”阿剑说(shuō),“以前将问题反馈到平台,这些店面马上又‘改头换面’再次营业。有了相关(xiāngguān)部门的参与介入,这下(zhèxià)可以‘治本’了!” 在黄冈街头,越来越多的骑手小哥化身“啄木鸟”,以(yǐ)“随手拍(pāi)”形式上报反映环境卫生、违停违建、乱堆乱放等问题线索至相关部门,推动(tuīdòng)问题解决。 去年,黄梅外卖小哥石学清、黄震上传(shàngchuán)环境卫生等问题多项,获评县里的新就业群体基层治理参与奖(jiǎng)。 目前,黄梅正计划(jìhuà)和城管部门沟通,引导小哥化身(huàshēn)“流动哨兵”,监督上报城市管理等问题。黄州区正积极开展“放心骑手”评选等活动,鼓励(gǔlì)大家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社会基层治理。 “从(cóng)‘被管理’到‘共治理(zhìlǐ)’,要‘融入’更要‘参与(cānyù)’。”华中师范大学社会福利研究中心主任梅志罡认为,“小新码”是融入码、参与码,更是幸福码,不仅有效推动新就业群体从“城市过客”慢慢融入城市、融入基层治理,同时也是补齐(bǔqí)监管短板的重要一环。 “通过‘小(xiǎo)切口’服务大民生,‘小群体’撬动‘大力量’。”黄冈市委(shìwěi)社会工作部部长郭金城表示,“小新码”探索了“管理、服务、关爱、凝聚”多维合一新路径,向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传递了城市温度,也(yě)推动了他们(tāmen)成为基层(jīcéng)治理的“新”力量。接下来,将继续全力建设“小哥友好城市”,实现“小哥”与城市双向奔赴。 (来源:湖北日报 黄冈(huánggāng)发布)
黄冈“小新码”火了,这波操作让外卖小哥直呼暖心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